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横山区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与持续性。如今,全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力”。
近日,陕西省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横山段,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群白天鹅自在游弋,它们时而引颈高歌,时而低头觅食,洁白的身姿与周边景色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不远处,成群的赤麻鸭、绿头鸭也在此停歇觅食。这片湿地,不仅是白天鹅等候鸟的栖息之所和“加油站”,更是横山生态向好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横山区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不断加大对无定河湿地的治理力度。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污水排放得到严格管控,河岸植被也在悉心呵护下愈发繁茂。这些努力让无定河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质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陕西省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横山管理站站长刘玉斌介绍说:“为了守护这片生态家园,我们每年都会定期对保护区内的水质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水质达到安全标准。此外,每年我们还会组织两次大型的鸟类投食活动,让远道而来的候鸟在这里能够安心栖息、觅食无忧。”
在横山,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带来了令人惊喜的转变,生态优势正一步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在无定河畔的宏驼农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由万亩稻田里收获的稻谷,通过传送带,有序进入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原本普通的稻谷在这里华丽变身为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精米。这些精米,打包装箱,运往全国各地的大小市场,不仅让更多人品尝到横山的味道,也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横山区的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总产量可达2.5万吨,产值突破1亿元。
榆林市宏驼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国种粮大户乔俊宏表示:“无定河自然环境逐年向好,水质越来越优良,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稻谷的品质。再加上大米加工厂的建设和加工工艺的改进,我相信横山大米一定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横山区不仅在农业领域收获硕果,生态旅游等产业也乘势而起。每年在无定河畔举办的稻蟹捕捞节已经成为横山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游客既能体验捕捞肥美河蟹的快乐,品尝地道美食,还能欣赏陕北特色的民歌、秧歌,领略浓郁的地方文化风情,为家庭游客带来欢乐时光。
下一步,横山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让绿水青山持续造福百姓,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