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横山区2022年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増粮增效)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2-22 09:31 来源: 农业农村局
索引号
GK-202207-000190
发布日期
2022-02-22 09:31:18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标    题
榆林市横山区2022年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増粮增效)行动实施方案

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计财〔2021〕41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区农业农村局决定在全区组织开展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优先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出租、入股、合作、联营、托管或半托管等形式实施涉农资金整合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省、市有关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的有关要求,根据我区农业生产现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技和农机相结合,探索研究旱作农业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标准化绿色高效种植模式,示范带动粮食生产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确保我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提升,提高粮食生产自给能力,推动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任务目标及建设内容

横山区主要围绕玉米、谷子、高粱、绿豆、甘薯等农作物,以发展绿色高质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为重点全面推进。

(一)技术攻关区

1.建设任务

建设10000亩技术攻关田,其中玉米5000亩,谷子3000亩,高粱1000亩,绿豆500亩,甘薯500亩。技术攻关田涉及全区7个镇办的10个行政村。

2.建设内容

(1)玉米增密度+测墒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

玉米是横山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增密度+玉米测墒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通过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于水的固态或液态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规律及特点,结合土壤墒情测定,将配兑好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定时、定量供水、供肥,节约劳力的新技术。

选用单翼迷宫式或者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滴孔间距(300mm);根据土壤质地选择滴管带滴头流量:沙壤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2.8~3.2L/H为宜;壤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2.4~2.8L/H为宜;粘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1.8~2.4L/H为宜;支管选择PE(聚乙烯)黑管水带(75﹟或者90﹟)。2行1管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窄行中铺设1根滴灌带,根据墒情监测定时、定量供水。株距依密度确定,建议播种密度4500~5500 株/亩。

建议品种:延科288、均隆1217、京科玉3306、登海182。

(2)地膜谷子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谷子是横山杂粮作物之一。“一机一膜,三免一减两增”是该技术的核心。一机:集开沟、起垄、镇压、铺膜、播种、覆土于一体的谷子穴播机;一膜:宽130㎝、厚0.01㎝的黑色地膜或同规格的黑色渗水地膜;三免:免间苗、免除草、免追肥;一减:减少劳动投入;两增:增加肥效利用率、增加产量。

播种前,结合深翻地一次性施足底肥,随翻随种,防止跑墒,采用型号50-4轮式四驱拖拉机牵引谷子穴播机完成入种。膜上3行密植,膜间距70cm,膜内行距40cm,穴距20cm,每穴下种量7-10粒,每亩6670穴,每穴5-6个有效茎,亩留苗3.5万茎。秋季成熟后机械收割、脱粒,晾晒入仓。

此项技术出苗率高,生长势强。地膜覆盖提高了耕层地温和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加快养分转化,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将无效降水充分利用,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建议品种:晋谷21。

(3)抗旱抗逆、宜机化绿豆品种和技术

横山大明绿豆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攻关技术要点是:选择成熟度整齐、适合机械化采收的绿豆品种,结合地膜栽培,提高雨水利用率,降低劳动成本,增加产量和效益。

播种前,结合深翻地一次性施足底肥,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防止徒长,抢墒保墒,随翻随种。地膜采用宽80㎝、厚0.01mm的地膜或渗水地膜,利用型号30-4轮式四驱拖拉机牵引绿豆穴播机,起垄、覆膜、播种一次完成,膜间距60㎝,一膜两行,膜上行距50㎝,株距30㎝,亩留苗4000株。成熟后机械一次性采收。

建议品种:西绿1号、榆绿1号。

(4)高粱测墒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

技术要点:根据土壤墒情检测结果分析,结合水肥一体化,按需定时、定量供水和供肥。

建议品种:晋杂22。

(5)甘薯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技术

技术要点:选择优良甘薯种苗,从起垄、定植、病虫草害防治到甘薯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水肥供给实现水肥一体化。

建议品种:北京553。

3.绩效目标

技术攻关区谷子300公斤/亩,增产40%以上。绿豆120公斤/亩,增产30%以上。玉米850公斤/亩,增产15%以上,节水30%以上。高粱550公斤/亩,增产25%以上,节水30%以上。甘薯3000公斤/亩,增产30%以上,节水30%以上。

(二)玉米增密度+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展示区。

1.建设任务

建设4万亩玉米增密度+水肥一体化技术展示区,涉及5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和2个合作社。

2.建设内容

选择高产耐密品种,增加玉米种植密度,结合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3.绩效目标

展示区玉米种植密度4500-5200株/亩,产量800公斤/亩,增产14%以上,节水20%以上,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90%以上。

(三)示范带动区

1.建设任务

在抗旱抗逆技术攻关区和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水肥一体化技术展示区的带动下,推广15万亩玉米增密度技术集成。

2.建设内容

按照“四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要求,选择高产耐密品种,旱坝地以登海9号和延科288为主栽品种,水浇地以京科3306为主栽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旱坝地亩增300—500株,亩留苗3000—3500株,水浇地亩增500—800株,亩留苗4700—5000株;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节水增效;统一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种植和收获。实现节水增量增效。

3.绩效目标

旱坝地亩产不低于450公斤,平均增产幅度达到10%以上。水浇地亩产不低于750公斤,平均增产幅度达到10%以上,节水15%以上,受益农户2865户,7449人,其中脱贫户127户,288人。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90%以上。

三、资金使用

(一)技术攻关田共计补助500万元。主要用于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机械设备、节水灌溉等技术攻关设施设备补助。

(二)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技术模式展示区每亩补助100元,共计补助400万元。主要用于玉米增密度及水肥一体化施肥器、节水灌溉管线等设施设备的补助,不足部分由实施主体自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区政府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和相关部门成立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对项目总体方案、项目经费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郝永春担任,负责全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的组织实施。

(二)明确责任分工

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榆林市横山区2021年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实施方案》,下发各镇(街、办)和实施单位。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主要负责执行行动实施方案、落实田块、技术指导、项目汇报及总结等工作。

各镇(街)人民政府负责搞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组织辖区各村(社区)落实推广面积,筛定示范展示田块,协助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配套服务,全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

每个创建区要落实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包片工作组,负责本区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

(三)强化技术支撑

组建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创建专家组,指导各创建区开展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瓶颈技术攻关和技术模式集成组装等工作。在关键农时季节,及时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提高创建水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做好市场价格、供需形势、销售渠道等相关信息服务,促进产销衔接。专家组组长由省总站站长、推广研究员赵建兴担任,成员由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赵文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久国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体技术人员组成。

(四)强化管理考核

高度重视粮食作物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工作,举全区之力确保全面完成项目任务。将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任务完成。

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制度,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做到专款专用,采购物资设备严格按照区采购中心要求进行。

(五)强化宣传引导

按照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示范县标牌样式,统一规范行动标牌,明确创建作物、创建目标、技术模式等内容。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组织农村干部、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和村民代表等开展观摩培训和宣传引导,引导规范农民科学灌溉,增强绿色、节水、增效意识,扩大技术模式的影响力度和辐射面;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创建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和实施成效,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特此公示,公示期7天。

联系人:高峰

联系电话:0912-7611665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2年2月22日

主办:榆林市横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榆林市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榆林市横山区政府大楼西906室    联系电话:0912-76194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站标识码 6108230003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09号    陕ICP备0800590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